流利說實戰(zhàn)經驗!多語言UI設計避坑指南
在做多語言 UI 設計的這段時間里,遇到過不少在進行單語言設計時不會去考慮的問題,因此做了相關研究,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案并應用到了我們的設計工作中。如果你也正準備進行多語言設計,那么這份避坑指南也許能夠幫助你避免一些基本的設計問題,從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具體的視覺呈現。
文案長度不可控,是我們在進行多語言設計時遇到的最主要也是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。我們發(fā)現,該問題基本由以下兩點導致:
難點 1:文案長度不易預測
有時候看似留足了空間的設計,但由于錯誤判斷了文案翻譯后的長度,導致原來的設計預留空間不夠,這種情況在日語、西語等情況下尤為常見。
用英日西的長度差異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感受下:
的實現中就會很容易遇到文本溢出的情況,標題末尾的省略號會經常出現,最可怕的是交互文案可能無法在其容器內以正確的樣式完整顯示,哪怕不限制字符溢出,一行變兩行、字號壓縮變小、容器產生不符合預期的形變等,都可能會影響頁面的整體視覺效果。
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思路,是限制文案字符數。但是這也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:
難點 2:文案字符數限制不易執(zhí)行
文案在界面中是幫助用戶理解信息的,一個被迫「閹割」過的交互文案很可能無法準確表達含義,讓用戶無法 正確解讀,從而在使用產品時容易產生不符合預期的結果,這樣的文案實際上是違背用戶體驗的。
我們也屢屢由于限制文案字符數而和翻譯產生許多溝通上的問題,在一些語境情況下,翻譯方表示文案絕對不可能短到滿足我們的字符數限制。
因此,為了用戶體驗考慮,同時也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翻譯溝通,我們在設計時應盡量避免限制文案字符數的情況發(fā)生。
1. 在保證可讀性與層級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小字號,提高字符承載能力
那到底多小的字號是最小且能夠保證可讀性的字號呢。這可能還真沒有一個「標準答案」,不同的字體、字重會影響相同字號下的可讀性。
我們基于一些文字可讀性 方面的調研,再結合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和 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s 對字號的要求,并對 Airbnb 等在包容性設計上投入較大的產品進行調研后,結合歸納和演繹,得出了我們自己的結論:
- 圖標與圖片等的說明文案(Caption)最小使用 11pt;
- 短文案或極次要文案(Notes)最小使用 13pt;
- 標題、正文、按鈕文案最小均使用 14pt,常規(guī) 16pt。
△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和 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s 字體規(guī)范的部分截圖
2. 盡量增加文案占位的寬度
盡量增加文案占位的寬度,尤其盡量避免文案并排放置。在這個思路下進行設計,哪怕只是使用英語等拉丁語系語言進行單語言設計,也能有效幫助避免由文案或單詞長度帶來的展示問題。
△文案占位寬度預留不夠,導致一行只能放下一個單詞,甚至出現一個單詞被強行分行的情況
3. 快速試驗多語言下的文案實際長度
Translator 在 Figma 眾多的多語言插件中實測最為好用,我們使用 Translator 檢查頁面在其他語言中的效果。它可以快速選擇目標語言并對所有文字進行機翻。
雖然機器翻譯未必準確,但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發(fā)現,當英語文案正確時,人工翻譯與機器翻譯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的長度是非常接近的,在使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檢查后,暫時還未遇到人工翻譯文案過長而導致需要重新設計的情況。
△Translator 實操演示
越優(yōu)秀的前端工程師越是能夠高度還原設計稿,然而如果我們在進行多語言設計時不考慮以下問題,前端再優(yōu)秀怕也是愛莫能助。
難點 1:字體不可控
作為設計師,難免會對某些字體有特別的偏愛。有的公司會為表達產品調性購買字體,設計師往往也更趨向于使用公司專門購買的字體。
可是在涉及多語言時,這些字體可能導致以下問題:
字符支持不夠完整,并且當字體的特色較為明顯時,遇到其不支持的語言而產生系統(tǒng)字體替換時,實際展示效果與設計時預期的效果不符。
拿 Gilroy 舉例:
如上圖,在字號 14pt,字重 Regular 下,Gilroy 比 iOS 系統(tǒng)默認英文字體 SF Pro Text 看起來更細更小。那么為了保證文字的可讀性,我們在使用 Gilroy 進行設計時,會偏向于使用粗一些的字重,使得在多語言下,如果字體使用 Medium 字重,在回退至系統(tǒng)字體時,整體視覺效果會偏粗。
系統(tǒng)字體已經對大部分語言進行了良好的適配,所以在進行多語言設計時,比較簡單的做法是:
使用系統(tǒng)字體進行涉及多語言的界面設計。
難點在于,設計師要控制好自己想使用更偏愛字體的欲望。
當然,在一些無須支持多語言的情況下,比如說品牌向的特定詞匯、阿拉伯數字、英語詞典中的英文等等,還是可以考慮使用非系統(tǒng)字體來提高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的。
難點 2:字重不可控
這個實際上也是在解決 Gilroy 會出現的問題時發(fā)現的。在想要提高視覺層級時,我們會用到 Gilroy 的 Extrabold 乃至 Black 字重,但是一到多語言實現時,Extrabold 或 Black 在蘋方下只能顯示為 Semibold 字重,在視覺上的「重量」完全不能符合期望。這使得我們不禁開始懷疑,就算我們在設計時都使用系統(tǒng)字體,會不會也會有由字重導致的還原問題呢?
△蘋果預裝中文繁體字體
△蘋果預裝日文字體
基于這些疑問,我們調研了中、日、韓、英等語言下的系統(tǒng)預裝字體對字重的支持。
以 iOS 為例,日文字體 Hiragino Sans 對字重的支持只有 W3/W6/W7(等同于 Regular/ Bold/ Heavy),而繁體中文 PingFang 雖然支持的字重多達 6 個,最粗卻只支持到 Semibold。
這將導致:如果我們使用 Regular、Medium、Semibold 字重進行開發(fā),那么在日文界面中,就只會有 Regular 這一個字重的文字了,我們將無法通過字重來達到拉開視覺層級的目的。
基于系統(tǒng)字體支持的字重和字重回退的邏輯,我們得出了以下方案:
使用 Regular 與 Bold 雙字重進行設計。
如果喜歡用蘋方字體的話,那設計時用 Semibold 也可,只要與開發(fā)約定好開發(fā)時使用 Bold 替代 Semibold 就行。
最后總結一下進行多語言界面設計時需要注意的點:
- 盡量避免限制文案字符數
- 在保證可讀性與層級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小字號,提高字符承載能力
- 盡量增加文案占位的寬度
- 使用系統(tǒng)字體進行設計
- 使用 Regular 與 Bold 雙字重進行設計
以上就是我們的「多語言 UI 設計入門避坑指南」,希望能夠對遇到同樣問題的設計師帶來一些幫助。
歡迎關注「流利說設計團隊」
聲明: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(fā)現本社區(qū)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發(fā)
送郵件至:operations@xinnet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本站原創(chuàng)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
需注明出處:新網idc知識百科